02-09
2020
浮雕石雕佛像的设计都较为具备特点,实际上错觉上的运用也通常都是变成石材浮雕佛像的关键形式,特别是在是在多方位的应用上较为多。
石雕如来佛祖
须弥座常用材料为石料,砌砖与木料进行雕刻,但石料对应高山更为合理,故较为常见,而砖次之,木最少,其缘由还间杂砖,石厚重感强于木、木易腐等。须弥座是带有雕刻花纹和脚线的基座组成的台座,我们把所有一层层的台座称之为涩,把一层层的台座叠起来的过程,成为叠涩。所以,中国古人对须弥台的称呼是叠涩台,但过于拗口,且违背佛教原意,未能流传下来。
青石三面观音雕像
土衬,是整个底座最下方的石块,土衬结构简单,把厚石板切割成多边形(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皆为为常见形状),表面不做加工,起到增加底座高度,并且起到承受上部压力的作用,故较为宽大,用于分担压力,减小压强。土衬除了以上作用,还可以保护须弥座的圭角部分(防止长期与土壤接触变色与老化)。
石雕观音滴水像
上下枋,两者为对称,不论在大小,造型,纹路上,都较为一致,雕刻的图案可选云纹,龙纹,花纹,中式线条纹路,卍字决,波浪纹,群山纹,凤凰纹,妖兽纹等等。图案选择以景,古,奇,艺,寓五个方面考虑。上下枋也可根据情况变换为以中间束腰为中心对称点,二者成倒影效果。
大型四面观音石雕像
除了传统的结构,须弥座在近现代变化极为丰富,特别是石塔所用须弥座,在层结构方面,从下到束腰依次缩小,从束腰到上,依次增大,涩层有的多达二十多层结构,层层图案精心配搭,美观大气,精妙绝伦。束腰部分,在转角处分离图案,让结构层次感更加丰富,并在结构方面,由传统的“工”字型,慢慢转变成“圭”与倒“圭”制式。须弥座虽然是佛教中的圣物,随着佛教深入人心,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多有用到。特别是明清时期,须弥台用于紫禁城各大殿的建造,民间掀起了一股流行风,在府邸门楼、佛像、石塔、石经幢、石狮子、神龛、龙柱、牌坊、戏台及其它尊贵建筑物上都会使用到须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