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石雕佛像的发展从唐朝开始,已经进入了中国式佛教的范畴,这个时期,随着玄奘法师去西域各国的取经,把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全部整理归类之后,后来因为中国的崛起,很多佛教的教义开始慢慢的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不断的改进,很多作品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慢慢的开始中国化的。
唐朝的佛像有怎样的改变呢?下面我们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慢慢的说明,唐朝时期,人们刚刚历经了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等等乱世,很多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人们很希望有人来拯救他们,那个时候佛教发展的非常快,然后到了隋朝,百姓刚过了几天好日子,隋炀帝的三征高丽把整个国家都打空了,所以唐朝开国的时候,是非常穷的,特别是北边还有突厥等少数民族的威胁,人们都很少能吃饱,所以那个时候的人看到能胖的人都是内心又自卑而羡慕之情的,所以这个时期的人以胖唯美,特别是脸蛋光洁而白皙,并且有一些婴儿肥的面容是非常受人喜爱和爱戴的,这个时期的佛像大多也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身材丰满富态,表情怡然自乐,动作不急不躁等等,这些都是这一时期佛像的代表细节。
唐朝的石雕佛像更注重一些实用性,摒弃了一些并不常用的佛像,大多以一些主佛为雕刻对象,这是一种提炼精华部分的行为,也为后世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宋朝是佛像发展的一个比较平淡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又是一些佛像固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宋朝因为是比较富裕的,这个时期,唐末的战乱很快的就被平定下来,赵匡胤并没有遇到特别难以对付的对手就很快的统一了中国,这是一个官宦阶层建立的朝代,所以对于读书人,士大夫等等都有着非常高的礼遇。所以人们也把这个时期的佛像加工成文学气质非常高的一些人士。比如观音菩萨都充满了书生气息,在这个一切成功和失败靠文化和书籍在评判的时期,无疑,和书挂上关系都是会受人尊重了,所以这个时期出来了一大批读书的如来,读书的观音,读书的罗汉等等。
因为宋朝人以儒雅为尊,所以这个时期的佛像慢慢脱离了唐朝开国时期比较凶猛,比如威风这样的一种形态,慢慢的变成了一种看似像读书人,满腹经纶,口出经典语句的佛法大家是当时非常受人遵从的,所以当时出现了很多比较有名的法师,他们是佛法传播的重要人员的同时,也是一位位及其重要的佛法辩论师。所以这个时期很多群雕,就是以多人来谈佛伦佛这样的故事改编而来。
中国经历元朝的历史并不长,但是这一段历史是黑暗的,因为这个时期汉族人被分到了第四等子民中,不断的受着元朝统治阶级的压迫及迫害,然后蒙古本来就有着自己的佛教文化,所以这个时期是蒙古的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的佛教文化的一种碰撞,幸好,文化的战争并不比的是刀剑,而是底蕴,所以这个时期蒙古的佛教文化慢慢的被中国传统的佛教文化所替代或者融合,除了一些统治者一定保留的东西,实际上,这个时期的蒙古佛教的文化已经被汉文化的佛像文化所代替。
蒙古以前的文化实际上是以强者为尊,所以他们只供奉最强的神佛,其他第二第三的都是不是他们所崇拜的对象,而中国文化不同,第二第三甚至一些可以帮助我们的简单的神佛中国人都会去拜祭,这就是两者文化不同所产生的碰撞。而这个时期,除了石雕佛像的外观方面的改变,很多加工的表情,加工出来的形态都和宋朝的佛像有了一些差别,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是:这些佛像慢慢的有点像西北的人像。
因为元朝的短暂,所以历史保留下来的石雕佛像很少,但是现有找寻到的,莫过于结合了文化的一种新型产物罢了。
明朝是中国汉人最后统治的封建王朝,因为是从蒙古人手中把国土抢回来的,所以人们对于国土的重视程度是任何朝代都没有的,所以这个时期,不论中国战争的输赢,中国是没有签订任何不平等的条约的,包括最后崇祯自杀,也是遵循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样的古训。这个时期的石雕佛像发展的非常迅速,主要是因为明朝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这个时期可能还没有宋朝时期发达,经济萧条,百业都不兴旺,而统治者对于国家的管控欲望又空前的强烈,东厂,锦衣卫等等部门的设立全都是皇帝监视百姓和官员的,这样的制度下,人们的人性实际上是被压制的,比如人们喜欢八卦,人们喜欢谣传一些东西,还有人们喜欢信奉白莲教等等邪教。所以这个时期佛教是很多人避风的一个港湾,特别是一些大的寺庙,比如著名的白马寺,相国寺等等,都是当时明朝非常具有历史的寺庙。
这个时期的佛像其实和这个时期的人一样,性格温文儒雅,表情开始接近真实,浮夸的一些动作慢慢的不见了,剩下的都是一些佛教特别的手印文化和坐姿文化。明朝的石雕工艺也开始逐渐发展,主要是铁器慢慢的开放起来,这对于加工石雕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的,就这样慢慢的有了很大的圆雕佛像作品,甚至一些石塔,石碑等等都开始有了很庞大的作品。
清朝是中国第二个被少数名族统一的时期,也是中国没落和衰败的开始,这个时期,由于清朝统治者的无能和固步自封,慢慢的形成了一种国家慢慢衰落的境况,从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开始,继而八国联军侵华,后面彻底的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社会,割地赔款,各种国耻接踵而至,这个时期的佛教是非常低迷的,实际上,这个时期,很多先进一点思想的人已经察觉到单独的祭拜佛像已经不会让中国变得强盛,所以这个时期佛像的重要性开始大打折扣,并且由于常年的赔款,满目苍凉的社会也支撑不起人们对于石雕这种高端产品的需求,所以佛像这一时期是有所衰败的。
当然在清朝前期,因为满汉群体的结合,文化的融合,很多以前的佛像文化和满族的佛文化结合起来,所以清朝前期很多佛像的雕刻更接近于满族的佛像雕塑,但是随着汉文化的洗礼,石雕佛像慢慢的朝着汉文化方向发展,到后来,完全的把满族佛文化给祛除,这是一种佛法传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也是佛教文化传播过程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方面。文化侵占实际上是一种高于战争的一种斗争,只有文化胜利,才能获得真正的胜利。清朝石雕佛像实际上已经有了非常精准的造型,谦谦君子是这一时期佛像雕刻的一种味道,这是统治者对于当时佛像的一种需求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