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塔楼已有几千年历史,仍在历史的舞台上活动着。石塔大都建于寺庙古建景区,古朴自然造型给人一种宁静心绪的感受。在泉州西街有两座较为传统的石塔(开元寺双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双塔相距约200米,对峙在大殿前,与大殿鼎足而立,是泉州的重要景观。泉州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成,位于泉州开元寺内东西两侧,二塔相距约200米。两塔早期都是木塔后因遇灾重建,改为石塔。东侧的镇国塔是一座纯用花岗岩石、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塔心粗壮结实,用横梁斗拱与外壁相连结,具有极强的抗地震和抗台风能力。全塔造型宏伟壮丽,石雕工艺精湛古朴。壁上所雕的八十尊保护神像,身份、服装、姿态、武器、表情各不相同,个性鲜明突出。
须弥座束腰部嵌有三十九幅释迦成佛连续故事图像,每幅主题集中,人物故事刻画细致,引人入胜;西侧的仁寿塔,塔身分作外壁、外走廊、内回廊、塔心柱几个部分。外壁四正面辟门,其余四斜面设佛龛。门侧刻天王、力士,龛两旁刻文殊、普贤及其他菩萨、天神、佛弟子等。塔身每层转角处雕作圆形椅柱,制作特异,为一般古建筑所罕见。每层塔身之外,均设有平座栏杆,构成围绕的外廊,人们可以走出塔身绕栏眺望。总体来说这双塔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沉淀,在城市景观上有着重要作用。做工讲究,施工精细,附有许多精美浮雕,让人们感受到宗教文化的魅力及传统工艺的美,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价值。
佛院摆放石塔不管其象征寓意如何,已经成为一种宗教场所的习俗。它们的出现,既是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一种思念,也是传递佛教文化的一个载体。始于唐朝的佛教文化,至今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相应的,在佛学思维层次上,寺院的僧众对于摆放佛塔的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通常会依据所接收到佛教分支宗派的思想而定做不一样的石塔造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些传统石塔制作行业的厂家们,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石雕佛塔虽然多用于寺庙,对一般民众来说不陌生,却也不是很了解,算是一种比较传统、保守的东西。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只要是商品,那就逃不过互联网。可以说,互联网几乎改变了所有现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改变了大家的生活。许多未能及时反映过来的石塔雕刻厂家,已经纷纷倒闭或被逼缩小规模。众所周知,互联网虽然自现世至今,虽然没有经历多少年,但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阻挡不了。而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企业组织,应当做到顺势而为,尽可能地跟着市场方向走,以消费者的习惯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制定合理的企业定位。
石雕石塔所用的石材为有限的自然资源,过度地开采对于环境的影响很大,也因此在近几年,随着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石材的开采控制也越来越严格,石料的价格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涨。石塔的销售价格被逼着不断上调,但是可调的空间越来越低,因为市场竞争非常大。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石料,是当下每一个石雕厂家应当去思考的问题。经济下行,股市低迷是近几年财经投资行业热议的话题,这也同时影响着每一个企业。无论是寺院还是景区那些比较热衷摆放石塔的场所所有方,由于购买能力下降,在石塔的定做方面也越来越倾向于简单款型,价格不断被压,利润不断降低。如何制定有效的措施,在这种逆境中发展起来,也是当下企业必须去思考的。
站在石雕石塔制造企业的角度去考虑,风险不针对任何一家企业,而相应的如何能在这些考验中找到发展的机遇,就能够从众多厂家中脱颖而出,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笔者曾经也和多家工厂负责人深聊过,他们大多数人也都知道自己工厂的处境,但是一是习惯了过去的销售模式,无法新时代;二则是没有太大的野心,满足于现状。当然,也有一些企业负责人,开拓进取,无论是内部管理模式,还是销售渠道都大胆的尝试,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虽然这些企业之间目前的差距不够明显,但是只要再过个几年,互相之间的差距就能明显感觉出来,可能有得还在维持原状或越来越萎靡,但那些勇于尝试,拥抱新时代的企业必将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