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雕塑中,观音菩萨佛像雕像占有一大块比例,大致了解中国佛教的都晓得,印度佛教在公历纪元前后传入中原,在长期的发展和转变中,适应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而中国观音菩萨佛像亦是如此,现在看印度观音菩萨佛像和中国的观音菩萨佛像都是有很大差别的。由于佛教在中国的传入时间之久,中国地域之大,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变迁,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体系,分别为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佛教石雕佛像
先来了解汉传佛教,汉传佛教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主要信仰人群以汉族人为主,但传播区域有不仅仅限于汉族,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汉传佛教风格的观音菩萨佛像造像其实我们很经常见到,也是传播最广泛的一种,比如众所周知的云冈、龙门等石窟的观音菩萨佛像造像就是很典型的汉传佛教造像,汉传观音菩萨石佛像由于在汉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且呈上升趋势,所以当时中国人对佛教观音佛像造像是比较趋于理想化的,不断的追求追求面相的完美、躯体的完美、神态的完美。到了宋至清朝时期,佛教造像发展开始向着迎合世俗发展,观音佛像的面貌更加贴合世俗的审美情趣。
石雕水月观音像
再说说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但以密宗传承为其主要特色。藏传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族主要聚居地区(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蒙古,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俄罗斯的卡尔梅克、图瓦和布里亚特。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藏传佛教观音菩萨石佛像庄严妙好,工艺性高,艺术性更强,同样的也带有很强烈的民族性特色,藏传观音菩萨石佛像变化繁多,形象千奇百怪,其中一尊“双身佛”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藏传观音菩萨石佛像。
藏传菩萨佛像
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现存于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南越、中国云南边境等地区。本世纪初开始进入西方社会,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中文世界。云南少数民族信奉的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有些少数民族不久以前还存在着原始宗教。佛教分为大乘、小乘两大教派,其中小乘佛教即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仅云南独有,传入云南已一千多年,分部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等地,傣族、布朗族、德昂族 几乎是全民信仰南传佛教。另有部份佤族也信仰南传佛教。在上座部佛教地区,无论出家僧人还是在家信徒,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信仰和崇敬,菩提树、佛塔、佛像、经书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的,身披棕褐色袈裟的僧人社会地位是崇高的。
双面观音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