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佛教大国,从东汉时期起(大约公元三世纪),就有寺庙建造的记载,洛阳的白马寺,就是中国最早的寺庙,这座寺庙最初的用途为僧人翻译经文和休息的地方。到了两晋时期,寺庙成为各地僧人聚集之地。之后的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极为迅速,寺庙开始遍布整个中国,并且其功能开始发生变化,由经文翻译编撰,变为传播佛法,躲避战乱的宗教集会场所,开始以普度众生,救苦救难为己任出世。在当时政治和历史环境下,北京开始建造多处寺庙,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
北京地区年代最悠久的寺庙当属潭柘寺,位于北京市西郊门头沟区潭柘山,距北京城约45公里,因山上有龙潭、古柘树而得名。老北京人常说这样一句话:“先有潭拓寺,后有北京城”,可见唐拓寺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相传该寺创建于西晋时代,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初建时始称嘉福寺,后唐、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建,并多次易名,但俗名潭柘寺一直闻名遐尔,被人接受度最高,在最后1980年最后一次修缮以后,开始定名潭拓寺。
虽然寺庙历史悠久,但是其地位受当时的地区环境限制,在元朝以前,都城在长安,洛阳一代,北京地区苦寒,人烟稀少,寺内香火并不旺盛,并且寺庙经历了北魏,北周,唐武帝三次的”灭佛”运动,到宋朝,潭拓寺几乎荒芜了。但自元以后,寺庙逐渐兴旺,在清朝达到顶峰,特别是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册封潭拓寺为“敕建”,让其成为皇家寺庙,自此以后,就有“京都第一寺”的称号。故寺内现有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物。
大型石雕牌坊
寺庙总体布局坐北面南,建筑顺山势依次叠起,主要建筑分为中路、东路、西路三部分。中路是寺庙建筑的主体部分,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牌坊、石桥、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已经不存在)、毗卢阁;东路为庭院式布局,有方丈院、帝后行宫等,各成体系;西路多为寺庙建筑,有戒坛、观音殿、大悲坛、梨树院等。此外,寺庙院外西南有上、下塔院,北有龙潭,东、西两侧有观音洞,东有明王殿,共同构成了寺庙庞大的建筑群体,至今仍为京郊最大的寺庙之一。
大门口的木质牌坊,是中国琉璃贴片艺术和牌坊艺术的融合,在牌坊上,主用青黄二色形成中国传统吉祥纹路(包括龙),青色代表青天,表清明,清白之意。而黄色为帝王之色,表高贵,尊贵之意。既展示了牌坊艺术之美,又让整个寺庙的档次得以提升。这是后世进行修葺时候加装的,本身并不存在。
大门牌坊
园内景色秀丽,树木苍翠,香客如织,涓涓河水之上是一座古老的石桥。穿过石桥,便可以看到进入寺庙的山门(三门)牌楼,这是一座牌楼式结构的牌坊,三门分别对于空门,无作门,无相门,这座牌坊全身为青黄色,和入门牌坊不同,这座牌坊全身雕龙刻凤,极尽奢华,在顶部,三座楼式结构立于空中,空中楼阁就是说的是这样的建筑,牌楼飞檐雕刻神兽,为守护庇佑之意。
山门
进入山门,不远处就是天王殿,台阶之上,古青砖和木质的门窗巧妙的结合。大殿内一座弥勒佛端坐其中,在背后,有一座站立的韦驮菩萨,为护法。
天王殿
大雄宝殿作为全寺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重檐庑殿式顶,复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正脊两端高2.9米的琉璃鸱吻还带有明以前的风格。殿前檐明间、左右次间开门,有隔扇门各四扇,两梢间为槛窗。殿前出月台,前、左、右各出阶,周围以汉白玉石栏板、望柱。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及迦叶尊者、阿难尊者。
大雄宝殿
毗卢阁位于大雄宝殿后中轴线最北端,是中路地势最高的建筑,面阔七间,上下两层,硬山式顶,通高15米,登阁可俯瞰全寺景观。
古树成荫的寺庙
西路有两坛,北面一座为戒坛,是和尚受戒的地方,为“三师七证”的布置。南面一座圆形建筑为楞严坛,现仅存遗址。观音殿位于西路北侧。龙王殿则位于观音殿西侧,是全寺最西北端的建筑,以檐下悬挂的石鱼而闻名。石鱼为清康熙年间所设,长1.45米,重约75公斤,击之声音悦耳,是寺内珍贵文物,惜已毁。
东路以竹林院、财神殿、方丈屋为一轴线,是方丈等人的居住场所。方丈屋东侧为清帝行宫院,北有寝宫,又称万岁宫,中有流杯亭,南为太后宫。万岁宫至今还保留着“乾隆宝座”。流杯亭为四角攒尖琉璃瓦顶的方亭,中置琉璃宝顶,亭中地面为汉白玉石雕凿成的水渠,曲曲折折形如蟠龙,引泉水入渠,置杯于水上,曲折流出,是极佳的娱乐之处,系沿袭汉魏时期“曲水流觞”的遗风。该亭至今保存完好,为北京地区仅存的几个流杯亭之一。
石亭
曲水流觞
潭柘寺的塔院为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寺庙西南方,分南北两处,又称上下塔院。下塔院存有金代以后的和尚塔,上塔院存有清代住持僧的灵塔,为藏式砖塔。现上下塔院共有墓塔七十二座,是北京地区著名的塔群之一。此外,在毗卢阁东侧立有一座藏式白塔,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
白塔
寺内有泉水流过,寺外西侧有河顺山势南流转而从山门前流向东南,河上架桥连接寺庙山门,是通向外界的重要出入之地。
潭拓寺占地面积极大,在寺内,现有房940多间,很多房文革时期被大量破坏,现存古居不足600所。远观之下,星罗棋布,古香古色,韵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