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石制经幢是一种集建筑学、美学、佛教文化、宗教艺术于一体的单体建筑。一座优秀的石经幢要考虑到每一个部件的长宽高比例,要保证可以长时间地摆放在室外,没有明显倾斜或其他变化,同时还能兼顾到寺院的特殊宗教需求。
石经幢
石经幢,毫无疑问就是用石材加工雕刻出来的经幢塔。也叫石幢、石经幡等。和之石经幢是早期佛教传入中国并不存在的,而是在后期佛教的不断发展中,因为事实上的各种需求才逐渐演变出来的。那是因为什么需求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经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在唐代中期,佛教密宗传入我国,将佛经或佛像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但丝质物始终是容易损坏的,所以为保持经久不毁,佛教出家人士就将佛经刻写在石柱子上,因此才有了石经幢。经幢刻写的内容不同,名字和做法也略有差异。如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大悲心陀罗尼经幢以及刻写其他经文的石经幢。
大理石经幢塔
我国的石经幢起初刻写的经文多是陀罗尼经,有梵文也有汉文。而今各大寺庙新树立的石经幢已然不再拘泥于陀罗尼经,而是将寺庙重要的经书内容刻写在石经柱上。如大家所熟知的心经、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再或是其他一些经书的段落节选。由此也可以看出,石材对于记载重要资料是有相当重大的意义。也因此,许多佛教寺院都喜欢用石材。如石灯、石佛塔、石经幢、石牌坊、石雕石刻等等。
青石石经幢
石经幢的样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其如何地千变万化,始终不可缺少幢顶、幢身和基座三个部分。石经幢的主体是幢身,也是这座经幢的核心部分,这个位置会刻有咒文或经文、佛像等,一般是呈六角或八角形。基座部分一般是以须弥座、莲花座、八边形底座为主,通常是由多层底座组成。幢顶一般会雕刻佛像,常见的石雕阿弥陀佛、石雕大日如来佛、石雕五方佛、七宝佛等等,密宗的一些经幢还会雕刻飞天神女。幢顶也有单层和多层的做法,主要是根据寺庙的需求而来。石经幢在结构组成部分上没有明确的要求,一切如理如法即可。唐朝中期在国内逐渐形成的石经幢,在宋朝时期已经非常流行,各地寺院几乎都会建造石经幢。文中开头所述的五台山尊胜寺内的石经幢就是宋朝时期建造的,现在依然挺立在寺院的斋堂前厅广场上。每位到此地吃斋的香客都会绕塔三圈祈福求平安。也因此,无论现代人们雕刻的经幢如何多样化,仍旧保留着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
经幢塔图片
石经幢在石雕行业内被定义为一种塔型建筑,所以建筑的艺术之美固然重要,但第一核心还是其安全和时效的长久性,因此石材的选用就需要兼顾到这些方方面面。石经幢所采用的石材,首先得保证坚固耐用。虽然现在的石雕厂家加工的石材制品都是天然石材,但石材的属性也会存在些许差异。石制经幢由于有个摆放成百上千年的需求在,因此一般砂岩肯定是不建议使用的。花岗岩石材以及福建一些地区的青石是非常适合雕刻加工这种塔型建筑的。通常情况下为芝麻白、芝麻黑、青斗石等系列石材,这些石材外观色泽单一、科林均匀,源料比较好找,是近几年来各大佛寺石雕经幢所常采用的石材。在幢身部分,和之石雕厂家考虑到刻经文的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个地方的石材会选用芝麻黑或青石这种光面偏深色的石材。其他地方则视庙方的需求选用合适的石材即可。
南宁石经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