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佛像是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和佛经,佛文化一样慢慢的随着佛学的不断发展蔓延到所有的地区,现在不论是藏传佛教还是现在传统的中式佛教,都有了自己的特点。有因有果,产生这样巨大变化的问题出现在哪里,而佛像不同的来历到底是什么原因?
佛像的来历来自于古印度,但是佛和正常的人又有着巨大的不同,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比如头发是螺发,这种发臀是佛特有的,并且佛的耳垂比较大,鼻子比较大,眉心有天眼等等。很多造型传入中国的时候人物造型大部分都是采用印度人为源本而来的,所以以前的人大多也就并非中土人士,一直到现在,很多佛的形象,除了弥勒佛和观音菩萨,很多菩萨,佛,罗汉等等都是采用的是印度那边的人像。
但是在后来发展过程中,中国不断的经历着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都有自己认为美丽和美好的身材和性格,所以唐朝的佛像比较胖,白白嫩嫩的,而宋朝喜欢的是一些优雅的文人,这个时候的佛像充满了书生气息。除了汉族,其实蒙古,金,辽,胡人,满清等等都对中国佛像的艺术有着不同的改变,而藏传佛像受其他地方的文化破坏比较少,但是根据藏族的文化也是不断的改变,所以也就有了很多的不同。
寺庙中的佛像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寺庙定位来制定不同的佛像是寺院文化的又一种体现,一般来说如果专门摆放一种佛像的道场一般都以观音菩萨为主要雕刻对象,比较常用的有送子观音的道场,主要是针对无子嗣的人群,一般人们喜欢去这种专门的求子寺庙去求子。同样的,如果寺庙大一些,就会有多几种观音雕像,比如千手观音,这是一种求如意和吉祥的观音,还有净瓶观音,这是一种对于干旱了,然后求雨的一种祈祷,而杨柳观音,大部分是人们生病了去求杨柳观音。所以不同的菩萨,展示不同的动作,都是带有不同的意义和功用的。
当然,在大型寺庙中,很多佛像是一定存在的,比如如来,一般可以以如来为中间佛,旁边摆放一些菩萨和罗汉,这种是比较常用的摆放方式,也有人使用横三世佛,或者纵三世佛,来摆放一些其他的佛像,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佛像。除了这些,弥勒佛是未来佛,一般也有摆放,在寺庙最前面的天王殿,这是最为主流的摆放方式。而罗汉和菩萨大部分都拜访在这些佛的左右两侧。
还有一类是哼哈二将,主要摆放在寺庙的大门口,如果寺庙没有石雕狮子和大象,一般就会摆放哼哈二将了。
佛像实际上有很多,比如四大天王,小沙弥,还有佛的很多种形态,因为文化流传和文化继承的原因,很多的佛像实际上已经在中国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所以在中国摆放的非常少,反而一些受众性高的,比如妈祖,绿度母等不见经传的人物却有着庞大的信奉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