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北京皇城有四座门:南为天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地安门(明代称北安门)。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代初建时名承天门,承天门取自“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是帝王对于自身的定位和尊贵身份的象征,承天门一般不开启,一旦开启,一定是国家大事,比如祭天,比如大捷等活动。,正统年间承天门被火烧毁,成化年间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新修建承天门,明末此门又毁于战乱。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并更名为天安门,其规模和形制大体上就是今天所看到的样式。
天安门是皇城最重要的一座大门,比其他几座门规模大、等级高(皇城其他几座门都不设墩台,开间少,规模小),由墩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墩台下开五座筒券式门洞(俗称五阙),每座券洞都安装朱红油漆双扇实榻大门,门上有铜镀金兽面铺首和九行九列门钉。中门洞是皇帝出入的信道。城楼建造在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座上,周围石雕栏杆上饰龙凤纹望柱头。城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通高33.7米(包括墩台高),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檐下是雕梁画栋的青绿色彩画,极为壮观。城楼下前方是外金水河,河上有五座拱券式石桥,桥上置两对雄健的石狮。正中的桥因是皇帝出入的信道,是天街御道的一部分,故又称御路桥,它的桥面与其他桥相比又长又宽。在城楼的前后各置一对雕刻精细、盘龙绕云的石华表。
天安门也是皇帝举行“颁诏”仪式的地方,凡大的庆典如皇帝登极、册立皇后等都要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颁诏”活动。我国古代宫殿都非常重视宫城前方的布局规划。早在唐、宋时期,即于皇城的南面开出一条御路驰道,称“朱雀街”,以衬托出皇宫的气魄。金、元以来又有了宫前的千步廊,以丰富宫殿前区的建筑内容。明、清两朝紫禁城宫殿的前方沿袭前代的布局,并进一步扩展其规模,即由天安门向南引出大片空地形成“凸”形广场,以显示和突出天安门的重要地位。
天安门因是皇城的正门,因此在总体设计上特别着意安排。天安门前的大清门体量颇小,建于低矮的台基上,是一座单檐歇山式、拱券状、砖石构造的普通大门,门前有一对石狮和下马碑,门内是窄长的御道,两旁建低矮的千步廊。这一段窄而长的御道以远处的天安门为对景,这条引线上的建筑尽量低矮和平淡,从而充分衬托出天安门的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