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的艺术从石雕开始,在蛮荒的原始社会,人们通过搬运石块,垒砌房屋,通过打磨石块,寻求武器和制作生活容器。最早的人类就是这样在生活中创造了石雕艺术。
石雕的历史甚至早于人类历史,在崇山峻岭中,湍流的山泉溪水边,都可以发现天然去雕饰的石头,虽然这些作品并非人类加工,但是天地万物的变化万千,就是一种雕刻的手法,只是这种手法比较慢,并且形成的形状大多对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石雕其实就是赋予石头意义的过程。而石雕的定义,笔者认为,天地间融入意义的石雕作品。有了这样的解释,就可以很全面的理解石雕的各种不同模样以及石雕的各种形态与造型了。
石器时代的石雕
石器时代分为就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多年前,就有人在石岩壁上雕刻动物和文字,并且在漂亮的石头上面穿孔,用树皮披在脖子上,为人类最早的项链雏形,这是石雕技艺的重大突破,特别是钻孔,研磨技艺的出现,为后世人类的雕刻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进步。新石器时代距今七千年左右,这个时期人们制作出了石磨盘、石碗、石棒,以及石矛,这些日常生活用品的出现让石雕的发展非常迅速,到了石器时代中后期,石碗甚至会随着人们下葬,表示这个时期,石雕艺术对于静物的塑形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
新旧时期石雕艺术工艺主要为线雕工艺和圆雕工艺,线雕刻图案,人像,圆雕制作生产和生活工具。这个时期没有金属工具,作品大多简陋而抽象,时至现在,现存石器数量稀少,皆为小型石雕作品。
夏商周时期的石雕
陕西的石峁遗址是中国研究夏朝石雕艺术的重要依据,此处发现了石雕人面像以及石砌的城墙,和数量极大的玉雕作品,表示当时以玉雕为主,石雕开始用于建造城墙,并且开始出现人面雕刻。夏朝遗留下来的石雕数量稀少,很难评断当时雕刻工艺与艺术成就。
商朝时期开始,石雕正式走向建筑,在宫殿,府邸,石雕成为必须品,在造型设计方面,半兽人,人像,动物为雕刻主流对象,特别是动物,以虎,牛,鸬鹚、蝉、熊、鸭等艺术品,至今依然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石雕艺术逐渐在圆雕上融入线雕工艺,这两种工艺结合,让作品更加逼真,并且纹路也开始丰富起来。随着《山海经》的文化传播开来,在商朝末期,抽象的神兽成为主流,并且建筑中大多用到,动物往往与人结合,比如穷奇、嬴鱼、天狗、毕方等石雕被加工出来。
周代的石雕以武器为主,特别是璧、环、璜、圭、璋、琮以及戈、斧、戚、刀之类的仿兵器,成为标志身份的仪仗用品等,这种石雕兵刃为礼仪的习俗一直沿用到秦,周代的石雕多继承商代,并无突破,依旧是以玉雕为主,石雕为辅。
夏商周三代的石雕现存不多,这些作品受限于当时石雕工艺的简陋,工艺简单而粗糙,造型单一,用途并未完全开发。
春秋战国时期的石雕
春秋时期的石雕被广泛用于加工印玺,著名的和氏璧就是当时经典的石雕作品。除此之外,石俑,石兽,石器等渐渐发展成熟,浮雕和线雕的工艺开始紧密的结合。这一工艺的进步对后世中国石雕有着里程碑的纪念意义。
秦汉时期的石雕
秦代时期石雕有了重大的改变,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说:第一:大型石雕开始出现,这样石雕工艺的出现直接带动了石雕进入宫殿和亭台楼阁,这个时期,大型的石柱,石墙成为一大亮点。第二:石雕和墓文化开始融合,当时就有石碑,石棺,石人等殡葬用品。第三:秦代的石雕受秦人性格的影响,如同西北汉字,刚硬而粗犷,不修边幅。
汉代是中国经历最久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石雕艺术大肆发展,朝着多样化,美观化方向发展,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这个时期的雕刻品类从简单的装饰和石雕艺术丰富成了园林,陵园,画像,工艺品,石刻等多方面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这个时期,佛教文化的进入,佛塔,佛像,佛绘画以及佛饰品开始出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名不聊生,这个时期,几乎全国没有乐土,特别是常年战乱,汉朝时期的人口到三国后期已经十不存一,石雕艺术在这个时期几乎停滞不前,这个时期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石雕工艺和技术的进步,遗存的多为墓地。
到了两晋时期,佛教开始凸显强大的为例,石雕借助佛教迅速起势,先后在全国各地建造了多座皇家寺庙,用于翻译经文,比如北京谭拓寺,就是这个时期建造的。两晋时期,社会处于休养生息阶段,但社会动荡依然严重,百姓苦于生计,对于艺术的追求,只有皇家才有涉及。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石雕艺术发展的一大巅峰时期,这一发展绝大部分功劳依托于佛教的发展,首先在石窟文化的开凿方面,这个时期大力发展,比如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矿,四川麦积山石窟等等,都是这一时期开建,这些石窟把中国的石雕艺术和佛文化完全结合在了一起,所以研究中国的石雕文化,一定与佛文化是联系在一起的。除了佛文化,在这个时期,因为南北长期割据一方,墓文化开始出现差异,特别是在南方,墓附近的石雕以石雕猪为主流,而北方,则多石雕羊和石雕马。中国的石雕艺术在这一时期也并非顺风顺水,南北朝时期分别经历两次灭佛行动,虽然后期迅速恢复,但是很多文化在一毁一修中,已经失去了本身的颜色。
隋唐时期的石雕
隋朝时期,历二世而亡,是中国极为短暂的王朝,但是这个王朝历经开皇盛世,而后直接三征高丽跌入深渊。这个时期的石雕艺术发展的进度体现的并不明显。
唐朝时期却不同,初唐时期的石雕文化发展并不好,历经太宗,高宗,武则天,唐明皇等几任帝王以后,国富民安,石雕技艺迅速发展,首先,在佛像雕刻方面,唐朝时期的佛像一改西域人像面容,开始采用中国人面容为佛像,这是国强的表现。其次,石雕工艺也得到大力的发展,这个时期,钢铁开始大量的被应用在雕刻上,加工石雕的时候,石匠有了更好的工具。第三,在陵墓方面,乾陵为武则天和高宗的合葬墓,规格和制式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古迹无论在姿势,造型和设计方面,都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准,并且雕刻工艺极为精湛。最后,这个时期的石雕开始用于石牌坊,并且石水槽,石水钵,石茶海等艺术慢慢普及开来。
宋元时期的石雕
因为元代的统治年限短,很多石雕艺术继承与宋代石雕。而宋代石雕在漫漫石雕历史长河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宋代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时期,这个时期,商业的发达带动手工艺发达起来,北宋年间,百姓安居乐业,闲暇之余,在有山石的地方,逐渐有村落形成石雕加工区。这样有规模的发展有诸多的好处:
首先,商业的发达带动文化的交流,很多文化有共通性,在这样良性的市场环境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早期作坊形式的加工模式,这样有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协作方式,直接带动了石雕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批量化生成的小工艺品石雕,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形式。
其次,经济发达带动社会文明进步,宋代的文人墨客众多,他们喜欢寄情于景,而景物大多是亭台楼阁,廊桥水榭,这些地方大多需要借助石雕作品来完成,故而逐渐加大了这些地方石雕的投入,宋朝石亭在现代依然有保留数座。
再次,在墓的构建方面,人们也逐渐从简单的石碑刻字中脱离出来,渐渐在石碑上面雕刻花纹,通过包边花纹,让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丰富。在附近的石雕选取上,石狮子开始出现在墓地,龙纹,蟒纹,玄武纹,龟驮碑等石雕也逐渐被摆放于此。
最后,宋朝为儒家为尊的时期,所以很多儒家寺庙得以兴建,譬如孔子庙,文庙,魁星庙,文曲星庙等等得以兴建,设计和佛教寺庙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供奉主神改了。
宋朝的石雕样式开始变得复杂,造型也开始因为人们对美学要求变高,成为了需要突破的地方,这一时期,经济也带动了科技的发展,很多铁器坚硬无比,人们通过这样的铁器加工出来的石雕自然也更加节省力气。
元朝的石雕与宋朝的石雕大致一般,但是因为毕竟蒙古属于少数民族,在美感欣赏和信仰方面和中国本土的佛教与道教有所差异,随着密宗在唐武帝灭佛行动中的遗失,很多佛像虽保留原貌,但是已经开始出现了诸多的变数,在元朝更甚,这个时期的佛像,有藏传佛教与中国传统佛教的佛像,两种佛像有靠拢的趋势。元大都的建造,大量的采用石料,这是中国仅次于故宫的一座宏伟建筑,这也是元代石雕建筑艺术的核心部分。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朝代,但是清随明制,满清入关以后,在稳定政局以后,一直致力于天下太平,在乾隆时期,终于实现了满汉一家的宏愿,并且在宫殿方面,清朝沿用了明代的紫禁城,两朝古都,虽兴衰更替,但是对于石雕艺术,这两个朝代都没有太多的改变。
明朝的石雕文化要从朱元璋的子承父业开始说起,明朝的这个政策让石匠的后人只能为石匠,单一的人生路线让石雕的传承很快就蔓延开来,毕竟一个人如果生三个儿子九个孙子,那么这九个孙子全部都是石匠,自然让石雕产业快速的发展起来。
明朝土地兼并严重,到了后期,普通百姓租赁的田地并不能养家糊口,石匠虽然累,但是常年为达官贵人建造阳宅与阴宅,有一门好手艺,不至于挨饿,于是,很多人开始长期从事石匠,让很多石雕技艺得以一代代传承下来。
这个时期的石雕技艺发展迅速,工艺精湛,造型美观,在全手工的加工模式下,很多材料的雕刻已经接近现代的加工水平了,比如汉白玉,青田石,玉石等。在雕刻的作品方面,有着前人的铺垫,石狮子,石象,石麒麟,石貔貅等碑广泛的摆放在大门口。
清朝的石雕分为乾隆之前于乾隆之后,满汉一统对于石雕文化的影响非常巨大,特别是乾隆之前的石雕,虽然民间依然有石雕加工,但皇家的石雕却多以北方雕刻风格为主,特别是河北、东北等地的雕刻师,在那段时间风光无限。但是到乾隆之后,南北雕刻风格皆被接受。
中国石雕经历了太多,再多的话语也诠释不了,但是根据简单的石雕衍变过程,让大家了解石雕艺术一步步发展成今天这样的作品,实属不易,有历史原因,也有文化原因,更重要的是,有了无数勤劳的中国人和他们勤劳的双手,才能让我们能看到无数经典的石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