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庙,让人不为赞叹的寺庙古建筑风格

发布日期:2020-03-11
说到上海城隍庙,那可真是有着非常浓厚的中国古建筑特色,也是老上海的独有风味,红墙泥瓦,很有南方大式建筑的风格,光看外观,便给人一种恢宏大气,气势磅礴的感觉。
而城隍庙商圈的主体建筑——上海城隍庙,包括有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父母殿、关圣殿、文昌殿九个殿堂,总面积约二千余平方米。
上海城隍庙
移建后的城隍庙位于东大街庙东的春熙桥(俗名小学桥)和庙西的通济桥(俗名归家桥)之间,历经明(天顺、嘉靖、天启)、清(康熙、乾隆、同治)两代扩建,鼎盛时期是在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增扩了寝宫、校籍堂及两掖楼,后又在庙之西偏构园亭,具有相当规模。
上海城隍庙
旧时的城隍庙,庙前大街的左右两侧设东辕门和西辕门,庙东西两侧有照壁,照壁北侧有悬挂城隍庙庙旗的旗杆,上部有刻有“文光射斗”四字的升型木斗。庙门前左右有井,并建有方形井亭一对,井亭四周有石凳可供小憩。井亭边均有一长方形的“吹鼓亭”,每逢祭祀时,吹鼓手即在此擂鼓和吹道家乐曲。
上海城隍庙建筑
过井亭即是城隍庙的头门,头门两侧有监狱。过头门即见仪门,五间三门制,正中为戏台,俗称打唱台,东侧为青龙门,西侧为白虎门。在戏台檐部正中挂有“千秋镜”的匾额,戏台内有“与民同乐”横匾,戏台的左右两侧有门,东侧门上书“出将”,西侧门上书“入相”。戏台已在20世纪60年代拆毁,1983年扩大了殿前广场,重建了新的庙门,但戏台未能再现。

城隍庙建筑群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是大殿与寝殿,也是该建筑群最为精美和最具特色的建筑物。大殿前有月台和抱厦,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式。殿后有穿廊通入后进,在建筑上称“工”字式。后进为寝殿,单檐歇山式,殿后有倒座,又称“香阁”。
可以说上海城隍庙的存在,不仅仅为上海的经济发展做着贡献,也为我国的文化更添丰富。上海是个让人向往的地方,这又不得不让笔者想到上海小吃,也是很不错的。
05-04
2023
在寺庙雕刻中,雕刻师通常会采用圆润、细腻的线条和形态,以表现出佛像的安详、柔和和慈悲为怀的特点。
12-28
2021
这座寺庙规模不大,不像有些寺庙很大,主要由观音殿、李仙祠、文昌祠、三宝殿,海月楼、醒园等建筑组成。
11-17
2021
石雕抱鼓石,又称石鼓、门墩、螺鼓石和门枕石,它也是放在住宅、山门等建筑的门槛处,可经稳固大门和门槛的作用。
10-25
2021
佛教寺庙装饰性石材石雕制品。这种石材雕刻品类就很多了,也是人们在出入佛寺最直接看到的石材石雕制品。如装在大门两侧的对联,安装在墙上的石窗花、窗套、浮雕墙、装饰浮雕板等。
10-06
2020
汕头可以说是有着历史文化沉淀,而宗祠建筑的存在,就是汕头文化的具体体现。潮汕的祠堂虽有私祠、宗祠、祖祠和家庙之分,但是习惯上都可以称祠堂。
11-18
2019
石雕是一种以天然原石为材料,通过雕、凿、刻之手法而完成的雕刻品。过去,人们称之为石雕艺术品。最早起源于汉朝时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将其工业化,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石雕艺术品在文化圈内存在并不断更新着,更多的则是以一种石雕产品的形式,走进人们的…
08-01
2019
现在寺院摆置的石雕摆件一般有石灯、石塔以及栽种盆栽的石材花钵,再比如门口的石狮子、石雕大象,山脚下的入口山门,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一些石制品,这些都是为了让百年甚至千年以后的后人看到如今的人们为寺院作出的贡献。
08-01
2019
现在的佛教寺院喜欢在室外摆放一尊石雕佛像,摆放各式各样的石雕,就是寺院石雕文化的体现。这种文化不仅仅限于单纯的文字、语言、图案、雕像而已,还在于不同的是艺术表现形态、文化构成极其历史渊源。正常来看,佛教寺院的石雕文化包含以下几个元素:首先是文字。寺院中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