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位于我国广东省东南沿海一带,是潮汕民系的祖籍地与集中地,南方潮汕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经过历时的变迁,现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个地级市。潮汕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湿热,再加上海风的侵袭,容易导致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腐蚀损坏。为了尽可能降低这一气候所带来的影响,在潮汕的传统建筑中,台基、柱础、柱子、梁架以及门厅的构架方面多用石制结构,并配以精细的石雕图案进行装饰,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潮汕地区建筑石雕艺术。
潮汕祠堂建筑
潮汕建筑采用石制品的做法,由来已久,早可以追溯至汉朝时期。公元650年之后,受闽南地区以及中原地区的影响,潮汕地区的建筑石制品逐渐由简单的雕饰,扩展成了可以纯石制造一座建筑,石材加工技艺日趋成熟,石雕技艺逐渐个性化,地方化。到清朝时期,大量的浮雕、圆雕、沉雕、镂雕等多种雕刻技艺展现在世人眼前,人们也越来越多的看到建筑与石雕艺术的融合。一块块冰冷的石头,成为了威武霸气的石狮子、敦厚和蔼的石雕吉象、精致的透雕窗花、一幅幅生动形象的人物故事浮雕等等。这些石材石雕制品,刚柔并济,或粗犷,或精细,其艺术价值逐渐展现出来。
祠堂祖庙建筑
潮汕宗祠祖庙民居常见的石雕表现手法。潮汕建筑石雕基本参考宋《营造法式》所述,潮汕建筑石雕的镂空石雕分:素平、减地平、压地隐起、剔地起突,这个四个意思实则是无花纹状、线雕、浅浮雕、高浮雕。这四个经常组合起来,将整个石雕艺术的层次彰显的更加清晰明了。镂雕就是这四种雕刻层级的混合,然后再将素平的位置打通镂空,此种做法十分独特,对于雕刻工具、雕刻技术要求十分严格。镂空石雕一般是双面雕,既能给观赏者一种空灵剔透的感觉,又能起到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一般在屏风、祠堂正面比较常见。
浮雕石象图
潮汕宗祠祖庙内的石雕,先要从其建筑结构中的石梁枋说起。地基是一座建筑的基础,而石梁、石枋以及石梁枋则是建筑的必备结构。石梁即房梁,石枋是柱子之间其联系作用的东西,上承屋顶,下接石柱。在潮汕宗祠民居中,石梁枋一般都是裸露在外面,上面会雕刻各式各样的浮雕图案。雕刻方式一般为线雕或浅浮雕,也有些房屋建筑够大的,其石梁枋用料比较大,可以雕刻3-5公分的浮雕,非常的立体显眼。雕刻图案一般是人物故事图、吉祥八宝图、孝道图、双龙戏珠图以及山水花鸟一类的等等。石梁枋的设计与制作,应在保证足够安全实用的情况下,进行再创作,否则会得不偿失。
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