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石雕完美的切合人们生存的空间,牢牢的把控着人类的住和用。石头做的房子冬暖夏凉,石头做的工具坚固耐用,石头做的器皿不漏水,更多的是石头做的物品让人能产生敬畏和宏大的感觉。首先的信仰文化出自于寺庙的文化,不论是山门牌坊,还是门前的哼哈二将,不论是敦厚石雕大坐佛,还是高耸的站立观世音,不论是威武的五百罗汉,还是懵懂的石雕小和尚等都被后人给予了太多深厚的寓意。寺庙文化因石头特有的属性而源远流长。寺庙作为佛教传承的圣地,石雕发挥着它独有的特性和魅力,让一座座神佛屹立了千百年。如此多的民族和民俗的信仰就此保留。哼哈二将的威武霸气,力大无穷,佛祖的得道和普度众生,观音菩萨的祥和和仁慈,罗汉的威严驱邪除恶等等,停留在后人的记忆之中,永远不能磨灭。
然后信仰文化出自于神兽,不论是龙凤麒麟貔貅龙龟等。还是狮子大象之类的百兽之王,人们都赋予他们各种的寓意。人们在保留其本性的同时,增加了人对神和对强者的期望而出现的一种对它们的性格轮廓和功能用途的构建。比如石雕狮子的看家护院,比如石雕大象的招财庇佑等等。其实对于信仰阐述最深刻的石雕是石雕中的玉雕,人们对于玉石有着天然的喜爱,因为其稀少,晶莹透亮。精细雕塑的玉雕工艺品广泛被人们所追捧。男戴观音女戴佛,这种口述能详的明间俚语更是人们对于玉石饰品的信仰的最好诠释。有信仰的民族才是有灵魂的,中华民族就是有了种种的敬畏,才有了现在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拼搏,进取的精神。
随着时代的变迁,封建社会很快的来到,在中国,封建社会又成为铁器时代,这个时候首选是铁制品的出现,替换掉了很多石器的制品,在武器,农耕用品方面逐渐的取代了以石为主的社会。在这个演变过程中,石器更多的发挥它本质方面的用途,在其不擅自的领域逐渐开始被环境所淘汰,这不是一种成败的英雄论,而是一种更加合理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石雕以其独有的魅力开拓出另一块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天地。<br>在封建社会王朝的更替中,一代又一代的君王为了满足他们对权利把控的欲望,一次次的整合社会自愿创造出各种石雕的建筑和事物。这一时期浮雕迅速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更加坚硬的铁器在石头雕琢一些东西,或是人面头像,或是动物,或是景物,用凹凸的线条来勾勒出另类的石雕用途和特别的美感。
人们开始美话牌坊,大门大户的人家用石雕的石鼓来体现尊贵的身份,用神兽来驱魔辟邪保平安,在祭奠文化方面,开始用石雕来纪念先辈,所以往往又和祭祀和墓葬挂钩。石雕开始广泛出现在建筑中和墓葬文化中,人们因为石的不朽希望能得到后人的祭拜,最少能成为世界上存在的一种凭据。在景观方面,这一时期的石雕更是发展迅速,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的经典描绘石雕景观的句子我们不会少见,而假山,石头上面刻字作为路标的石雕景观随处可见。在佛教寺庙方面,因为古代佛教很早就传入中国,在佛教千百年的漫长历史中,佛和石都是坚毅,顽强,不朽。所以佛教始终伴随着石的成长和发展,包括现代,石雕依然石佛教最大的建筑用料。可以这么说,石雕的发展经历着岁月的变迁,但是陪伴我们的是千百年来我们人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