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石峁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进展,联合考古队在对遗址核心区域——皇城台台顶一处“大台基”的南护墙进行完整揭露时,发掘出70余件精美石雕。这些石雕的发现,让中国的石雕艺术从商代一直远推到了夏朝,这些石雕皆为夏朝早期石雕作品,其中包括了石柱,石器,石台等多方面的雕刻品,可以说对中国石雕艺术历史的研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皇城台是目前东亚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早期宫城建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研究员介绍,石峁遗址的发现不断刷新学界关于中国早期文明认识的高度,大台基南护墙出土的这批石雕,远超出以往学界对4000年前中国早期文明高度的判断,这些石雕从形态和雕刻方面都具备了极高的文明程度,从历史方面来说,这些作品的发现让中国的古石雕文化更加的丰富,文化的断层得以弥补。
陕西发现的石峁遗址是中国北方地区龙山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的超大型中心聚落,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2018年,在皇城台台顶东部,考古队发现并确认了“大台基”。2018年至2019年,考古队廓清了大台基的“四至”范围,并对其南护墙进行完整揭露。皇城台大台基平面大致呈圆角方形,边长约130米,四周以石墙包砌。南护墙用砂岩石块错缝砌筑,墙体上发现有多个纴木洞,最高处残高约4.5米。现在已经确认,这些护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墙,也是中国建筑开始走向城镇化标志的最古老的遗址。
孙周勇院长介绍说:“70多件精美石雕是大台基南护墙处最为重要的发现,多数出土于墙体的倒塌石块内,部分镶嵌在墙面。”石雕的雕刻内容大致可分为神面、人面、神兽、动物和符号五类,其中神面石雕体量最大。少量立柱型石雕,为两面对称的神人形象,其中一件椭圆形柱体立于夹道正中的地面之上,高度近1米。立柱型石雕或已具备图腾柱性质。目前确定这些应该为夏朝时期中国的图腾,历史要早于中国的龙文化,初步猜测为先民时期构想中的神人,石雕神人上,额头,鼻子,眼睛,嘴巴,下方的胡须皆为抽闲人物形态。
测年数据显示,这批石雕的年代应不晚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专家认为,这些石雕为皇城台在石峁城址内的核心地位奠定了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应与石峁遗址发现的“藏玉于墙”和用人头奠基具有相同的精神内涵,体现了石峁先民对皇城台大台基的精神寄托。古人对于石有着强烈的敬畏感,甚至古人认为石头中蕴含生命,通过加工出这些雕刻,让神的形态呈现出来,这就是最早的中国石雕文化的来源。目前考古还在继续,未来发现何种石雕尚不得知,希望更多的元素会被发现,让中国文明艺术得以形成完美的闭合。